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

傳聞新一代Atom N450將延遲推出

據台灣Digitime"內幕"消息,原來預定要在本年推出的新一代Atom Pineview N450,可能要延期推出。

DELAY? NO MORE ATOM, PLEASE!

Digitime分析師Joanne Chien「揭露」(disclosed)由於供應商仍然需要時間去清去手上的存貨,故此,Intel為了避免衝擊2009年下半季的Netbook市場,決定延遲推出Pineview N450。

另外Digitime亦不知何故地,在同一則報道附上一幅由Digitime做的研究:在不計算國內白牌廠商的情況下,估計在2009年的第三及第四季度,Netbook付運量增長與去年上比會由第二季度的362%下降至18%





Odin不能不這樣想:付運率的減幅如此驚人,這條數是怎樣計出來的? 用Slashgear的說法:「供應商暫時未有宣佈採用Pineview的機種,可能是為了在N450推出之前,容許自己清掉手上較廉宜而亦較能賺錢的的N270/N280處理器。」既然要清掉倉存舊貨,2009年下半季的Netbook付運量真的會下降嗎?

上次Odin已經報道過--Pineview姥姥不愛,廠商不買,是因為存貨的緣故,而存貨之源流,在於Intel過於頻繁的轉款。2008年中先推出N270,然後2009年年頭推出N280,再是原來宣佈2009年年尾推出N450。以往,Intel真的會在兩年之間為同一款處理器推出三次新型號嗎?更重要的是:這三次更新有沒有明顯的進步嗎?

TICK-TOCK AND STOCKS

如果有留意開Intel公司消息的朋友都知道,Intel在2007年起實行tick-tock的研發策略--先一年研發更精密的製程,後一年研發更先進的架構:例如2007年推出的45納米製程,2008年推出的Nehalem架構:2008年年尾推出的Intel Core i7四核處理器,就是tick-tock策略的集大成之作:結合高能源效益的45nm製程、及更強性能的Nehalem架構--當然,很貴就是了。



上一代Atom(Diamondville/Silverthrone)就是基於2007年推出的45納米製程,及基於2007年推出的Core架構而投產的Atom架構。但是,在Intel每年一更新的Tick-tock策略之下,在2009年初宣佈推出的Atom N280,沒有採用2008年研發、更強橫的Nehalem架構,而宣佈2009尾推出的Pineview N450,也沒有採用Nehalem架構,更遑論是2009年推出的32納米製程了。對,Intel是有足夠能力去生產一塊比CULV更強,但同時比Atom更省電的中央處理器的--但為甚麼不用這些製程和架構呢?


無它,Atom太便宜了,它直接拖低了Intel的平均售價。
所以Odin可以諒解:Intel根本不值得Intel將大量研發資金放進Atom這種廉價處理器之上。但用liliputing的說法:「N450根本沒有明顯比N270要快,只是功耗上稍為改善而已。但目前絕大部份現存的Atom Netbook都差不多有五小時以上的續航力,當新處理器推出時,你根本不會感到有甚麼分別。除非你很有耐性,否則你根本不值得去多等6個月來買N450的Netbook。」對,問題重點是:既然製程沒有變、架構沒有變,那為甚麼要推出新的Atom?為甚麼貴價的Silverthrone Z-Series的後繼者Moorestown仍然只聞樓梯響,但新款的Diamondville N-Series卻要轉得如此急速?明顯地,廠商之所有以有這麼多的存貨,不單是因為競爭太大,也是因為轉款太頻密了--Intel對一眾Netbook廠商太親切了。

CHANGE OR NOT?

一般新型號CPU的銷售周期約有一年,但在Intel頻密而無意義的的轉款下,讓購入了最少一年存貨的廠商苦不堪言(要知道廠商售出一台Netbook,利潤也不算高的)。問題是:這次除了是一眾小型台商之外,還有很多Intel不太惹得起的廠商剛入了不少N280。讓Odin繼續借用liliputing的說法:「部份廠商--包括Sony在內--剛剛才開始賣Atom處理器的Netbook,此舉(延遲推出)可以使這些產品在過期之前,能有效延長這些產品的上架周期。」

相關資料:
http://www.digitimes.com/news/a20090721VL200.html
http://www.liliputing.com/2009/0 ... yed-until-2010.html
http://www.slashgear.com/intel-p ... ed-to-1h10-2149854/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