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先前討論過2009年讓人失望的微腦概念,有的是時機未到,有的是本身有問題。這次,來到2009年最矚目的微腦概念:這些概念也許不是你心目中的那一杯茶,也是只是裝裝酷,金玉其外的廢物,也許是一個極之超前的概念。然而,它們都是這一年中微腦世界的真正主角,充斥了各個使用微腦者的大腦中。
10. E-BOOK
對於香港人來說,電子書是甚麼,也許只限於甚麼iSlie、Stanza之類的Smartphone / PDA閱讀軟件,然而對於美國人來說,電子書已成為為一個很龐大的市場。電子書閱讀器Kindle雖然熱賣,但Odin認為它的靈魂是:蛻變自iTunes Store的Amazon書庫。Odin也敢與大家賭10元(當然是港元啦),一直沒有染指Tablet PC市場的Apple,就是因為拍iTunes的地位被Amazon威脅,才推出Apple Tablet。
雖然電子書在美國大熱,但在歐洲、日本以致香港還未有造成熱潮,所以我將它排在第十位。對啦,Kindle在這個月開始作全球銷售,你會買一部嗎?Odin想,如果是在線漫畫閱讀器的話,才能在香港/日本處大賣吧。與其說Kindle大賣,不如說是iTune形式的書店大賣,iTune在亞太地區的情況,就可略知一二──何況亞太地區的網絡書店雖然叫不上慘淡,但真的比不上Amazon的熱鬧。
9. NVIDIA ION
Odin其實一直對ION一點好感也沒有,嘿,這是甚麼東東?它又不是甚麼的新技術,還不只是GeForce 9400M嘛。用了ION的Netbook不見得有快了很多,也不見得有好用很多。還是那一句:一來Odin是不打電腦遊戲的,二來以Netbook最大的1366x768解像度,用Atom來看720p已經很流暢,根本用不著1080p的影片。
不過,Odin也不能否認,ION為Netbook這種瘦客戶端(Thin Client)電腦帶來一個新的可能:我們並不需要一個很強橫、很大功耗的電腦,就可以造到很多本來做不到的工作,包括玩主流3D遊戲、看高清電影等等等。這個概念,也許代表了其實像Smartphone/PMP這種瘦客戶端,也許可以做更多更多的工作。
8. MOBILE TV
自香港的數碼電視啟播之後,碰上了去年Netbook狂潮,愈來愈多人在意微腦的電視播放功能。不少人為了Netbook配上高清手指來看電視,但愈發覺不滿足於它的陽春性能,使本年年中開始,大量的高清Netbook湧現。除了是高清播放之外,而也愈來愈多透過串流技術進行直播的行動電視方案,暫時iPhone及Maemo都已經成功達到行動電視直播,而在Windows 7的協助下,一般Netbook都已經能達到毋須硬件的協助就可以直播電視了(別拍Microsoft的馬屁吧,PPStream和PP Live早就做到啦)。
不過,其實Odin並不太看好行動電視的發展,本年的行動電視熱潮,是因為大家對新技術的好奇,還是真的很喜歡看電視呢?不能否認的是:現今電視廣播的收視率根本就每下愈況,你的微腦使用了行動電視技術後,是否真的會用來在街上看電視呢?對不起,也許打PSP的人會較多呢。
7. MICROBLOG
在2009年,原理上Facebook的盛行較微網誌更甚,這一點也許更得能於Happy Farm這種Facebook Game吧。不過Facebook早就在去年已經大爆發了,而且在微腦上──特別是不便打字Smartphone/PDA上,微網誌更有它的極大優勢──文章字數少。
也許Odin年紀實在不少,我實在沒有太大興趣去看Twitter/Plurk這種太過短小精悍的文字;而動輒要寫數千字的我,也沒有辦法在數十字的微網誌上表達我的意思。但是,Odin仍然信它會繼續熱爆,因為今年的年青人好像不太愛寫、愛看長長的文章了。
6. LINUX
對,你沒有看錯,我真的說本年的Linux熱爆。天!前年有一群傻瓜天真地以為靠Eee PC就能使Linux抬起頭來,結果一轉頭還不是XP的世界?
錯了,事實上證明了天真的傻瓜才是正確的──只不過不是Linux愛好者常見的Ubuntu/Fedora/Redhat/Xandros。不知不覺下,Linux慢慢隱身於很多電腦系統裡:近月大熱的Android、Maemo、Palm webOS、Amazon Kindle,都是建基於Linux內核的產品,而其它Feature Phone甚至是一大堆Embedded的微腦用品(例如GPS、數碼相機等等),早就用上Linux了。而且,Linux的勢頭更直指本來是Windows禁臠的x86,而且還是由電腦業三大巨頭其中兩個所帶領的:Google的Chrome OS和Intel的Moblin。
事實上,Eee PC證明了微腦這類瘦客戶端,配合客製化的Linux會比Windows更佳,加上雲端計算的廣泛應用,使Linux悄悄的策動反攻。未來會如何?也許說Linux攻佔x86系統也許是太早了,但Odin相信一眾Linux系統會雄霸微腦世界──不是說我對Linux很有信心,而是我對Windows Mobile 7.0太沒有信心了。
5. WINDOWS 7
為甚麼Odin會說Linux攻佔x86系統也許是太早了?因為Windows 7很成功地取得不少注目度。Odin一直對Windows 7沒有太多的好感:它比XP更遲頓、更耗電,與Vista相比也不見得有很大的新意。某程度上,它只是一個輕量版/優化版的Vista而已。
誠然,近年在一眾包括iPhone OS/HTC UI/Android等非常炫目的微腦系統包圍下,XP實在是顯得太過老土了,但Netbook要吃下Vista實在太困難,但現在我們這群Netbook用家終於可以炫一炫了。Odin又敢打賭10元:最少有70%的Netbook用家改用Windows 7,都是因為它的畫面較華麗而己──因為,最少有70%的Netbook用家根本不了解Windows 7有甚麼比XP好的新功能。
未來Windows 7會否取代XP,成為x86微腦的新王者?Odin相信會的,因為它是Windows。唯一暗湧是MID:因為Atom Z520+US15W就連XP也會有點卡卡的,那些效能至上的硬派電腦用家又是否能忍受到Windows 7呢?
4. MULTI-TOUCH
如果說Windows 7為微腦優化的主要功能,除了是把很炫目的Windows Aero特效的胃口變得較少之外,就是支援Multi-touch了。自iPhone在2007年推出之後,Multi-touch就已經成為觸控屏/觸控板的目標。由於熱愛控告別人的Apple擁有多點觸控屏的專利權,所以一眾廠商在2007-2008年還不敢捋虎鬚,但至去年Palm無視Apple的威脅,在Palm Pre上加入多點觸控後,使滿街都是多點觸控的設備:電話、Tablet PC、Touchpad、甚至是滑鼠也是,而Windows 7因而特意加入了對多點觸控螢幕的支援。華麗而Hi-tech的多點觸控,一時間成為了最熱門的操控手段。
老實說,Apple最初採用無人為意的多點觸控技術時,目的僅僅是要讓iPhone擁有較直觀的操控體驗。然而,多點觸控又是真的很直觀呢?Odin又不完全這樣認為──Odin的NC10也有一個支援多點觸控的touchpad,但我從來都不去用這個東東…這是因為Odin覺得NC10原有的Chiral Scrolling更適合體積較小的Touchpad,而一般滑鼠手勢其實比多點觸控,更易於在Smartphone這種經常單手操控的機種。最初iPhone用上多點觸控,撇除遊戲之外,其實很多都只限於Pinch Zoom二指放大功能而己;相反,它那個可以輕鬆地單指操控的出眾介面而已,才是使iPhone取得今天地位的重點所在。
事實上,多點觸控其實只是一個載體,操控是否直觀,最重要還是介面的配合。新鮮感過後,多點觸控是否能繼續目前的熱浪呢?還要視乎介面設計如何配合,廠商盲目使用多點觸控,並不能讓產品脫穎而出,反而使它的操控變得更不方便而已。
3. ANDROID
如果沒有了iPhone 3GS,2009年的Smartphone新聞,幾乎就被Android壟斷了。Android的市場佔有率雖然還不算很高,但考慮到它出了還不到半年,已經取得大量廠家的配合,勢頭絕不能輕視。Android為甚麼能吸引這麼多的商家的青睞?第一,Google的雲端的金漆招牌,讓很多人對它未來的App有所保證;第二,開源的低廉授權費能大幅降低成本,但質素卻較Windows Mobile及Symbian出色的系統;第三,借助Android的開源設計為自己產品進一步客製化。
雖然Android的勢頭很兇,但Odin一直認為它的定位其實還是很模糊:由於它能被客製化的關係,高端也是它、低端也是它,而且幾乎任何廠商都可以使用它。在新鮮感過後,大家只會知道廠商的品牌多於Android;再加上毋須授權費的低成本因素,將會有愈來愈多的低階產品採用Android。另一個更值得考慮的是Google雖然搞出了Android,但Google始終也是以廣告費為生,所以它根本不會放棄在其它大品牌上發展雲端應用:iPhone及WM上也有不少Google的應用軟件,這亦會削弱了Google品牌在Android的獨特。
故此,Odin相信Android依舊會急速成長,但欠缺特色、日益低階化的它未必那麼容易威脅到目前最重要的兩個特色Smartphone品牌:企業型的Blackberry以及高階的iPhone。反而,首當其衝的,將會是低階的Symbian、同樣出自開源計劃的Maemo及webOS。
2. 3G
無論是iPhone也好、Android也好,甚至是Netbook也好,這些新的微腦概念都是直接在推動一種新的通訊型式:3G。雖然3G通訊在去年已經開始,但在這幾年仍然不斷有白痴電訊sales以為3G只是視像通話而已。但自這些微腦的廣泛應用,終於有人知道甚麼是3G了!
今年是3G的收成時期:幾乎每一部新的微腦都必須有3G模組才可以生存,而且也幾乎會與一些3G網絡綑綁出售,而網絡供應商亦大幅宣傳它們的高速3G計劃,就算是大陸也開始發展自己的3G網絡。
不過,已經開始有歐洲國家廣泛發展4G網絡了,相比之下,龜速的3G還有多少的好日子?已經花大錢鋪好了3G通訊網絡的供應商,會否因為WiMAX的可能興起而使投資都打水漂?還是繼續花大錢去研發LTE?3G的未來,仍然取決於錢、錢、錢。
1. CLOUD
隨著大家的上網時間日益增加,也隨著3G及網絡速度日益提升,雲端應用終於成為可能。在這個雲端計算的熱潮裡,Google成為了大贏家,更有不少人擔心Google會成為Wintel之後另一個新興的壟斷者,Bill Gates之後另一魔鬼之子。
老實說,雲端應用真的等於Google嗎?不要說笑了。
先不要說雲端應用根本不是由Google提出(原則上是由十多年前的Netscape提出的網絡電腦概念),大家有用過Google的雲端應用嗎?(不要跟我說你用Google Search Engine)。Google的雲端應用絕大部份都是弱少得可憐,絕大部份的服務都遠不及目前的對手:Google Voice尚未能威脅到Skype的地位,Google Blogger也不及Word Press和不少本地化的Pixnet和新浪等供應商,Picassa遠不如Photobucket和Flickr,Google Talk也完全不是MSN和AOL的對手,Google Wave只是一團大便,Orkut就連facebook和Twitter的一根毛也不及。即使是那些未有對手的範疇,例如Google docs、Google Book等也沒有人理會。Google的雲端優勢,只在於一個大字:Gmail、Youtube、Google Map,都是在它那龐大的金錢支援、龐大的資料下才能取得成果(Gmail最初以全球最大的網絡儲存空間擊倒Hotmail、Youtube是高價收購回來的、Google Map是它用龐大的人力物力達成的);如果不是Google Contact和Google Calendar還是免費的話,我老早就轉投更好用的Remember the Milk和MobileMe了。哦,差點遺漏了一點,還有它的Google Reader還是挺多人用的--不過卻不被Google Crhrome所支援,哈(大家還想用Chrome OS來收RSS嗎?算了吧)。
雲端應用的興起,根本不太關Google甚麼鳥事--Odin現在就將本年度電腦界的最大謊語揭開:Google只是把雲端應用的名字攬在自己身上嘛。對呀,Google最大收入來源還是廣告,透過這些成本低廉、功能陽春的所謂"雲端應用",大家也會記得有這樣的一所公司啊。以Google這種蠢蛋級的雲端應用,尚遠不能稱霸網絡世界。網絡世界的最強大之處,就是一齊都是開放的--Gmail要收錢嗎?我轉投Hotmail好了;Youtube要收錢嗎?我去看Vimeo好了;現在,就連最初把Google Map捧紅了的iPhone,也可能使用自己的地圖應用,Google Map嗎?哈哈哈。由於網絡平台永遠是開放的,只要它的服務變差、或者收費水平超出大家的希望,隨時會被新興的對手取代,而不會有Wintel這種強而有力的封閉平台出現。
所以,雲端應用雖然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,但是,未來還是一片光明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